政治局会议较往年提前,“时不我待”紧迫感下的融资担保行业前路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内蒙古融资担保业协会

字体:

 

政治局会议较往年提前,

“时不我待”紧迫感下的

融资担保行业前路

 

 

       4月初,特朗普正式打响关税战;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与往年相同的是,政治局会议的主题仍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是,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3-5天。在内外环境的重重施压下,会议的提前召开体现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在此背景下,会议在宏观政策、产业转型、风险防范等方面释放出重要信号。从融资担保行业视角看,会议透露的政策导向既包含业务拓展机遇,也提出风险防控要求。

        首先,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为融资担保行业创造结构性机遇。会议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明确要“创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扩大和外贸稳定,例如设立科技专项债券板块、扩大“人工智能+”行动配套融资。

        这不仅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管理办法》中强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公共性”定位、积极发挥在普惠领域经营主体融资增信的政策功能作用的要求高度契合,也与此前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披露的一季度业务数据情况相呼应,体现了政策导向与市场实践的深度协同。

微信图片_20250429160547.png

(图片来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官网,如有纰漏请联系我们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会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短语前添加了“加快”作修饰,强调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视与急迫,融资担保机构可抓住政策红利,构建“产业政策+金融支持+风险分担”的服务模式,例如联合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科技担保专项产品,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而对于会议提出的“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与“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组合,融资担保机构可以深入挖掘消费升级场景,开发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消费金融担保产品。

        此外,在风险防控层面,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为融资担保行业划定了转型发展的底线要求。会议提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奠定“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同时,还强调了要“强化政治取向一致性”。

        其中,“稳”不仅仅是当下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是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开展的重点。会议对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提出要实施“一揽子化债政策”。这对融资担保机构而言,风险防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构建"政策适配-风险评估-动态监测"的全流程风控体系是当下生存发展之道。特别是一些开展城投业务的融资担保机构,既要建立财政重整进度与化债资金到位的双重审查机制,也要通过债务置换类项目的合规担保创新,助力地方政府实现债务结构优化。

        而房地产领域虽延续"房住不炒"总基调,但政策着力点已转向租赁住房建设与城市更新项目,这就要求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建立房企流动性风险三级预警机制,既要防范个别企业债务违约的链式反应,更要把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红利窗口期。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的时间虽然急迫,但从会议构建出的政治框架来看,是“稳中求进的”,并且以“稳”为核心,构建了"宏观政策牵引-中观行业转型-微观业务创新"的三级传导机制。融资担保机构同样也可以紧随国家经济工作步伐,效法“稳中求进”的工作方式,把握政策窗口期,在科技创新担保、消费金融增信、城市更新融资等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构建与地方财政重整、房企转型相适配的新型风控模型,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普微融资创新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